刘邦得了天下后,常对手下大臣说:”我之所以成功,得到了天下,离不开你们的辅佐啊!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我不如张良;镇国家、抚百姓,源源不断地供应军饷,我不如萧何;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我不如韩信。这三位都是人杰,我能使用他们,所以才取得了天下。而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,怎能不被我打败呢?以后,我要善待你们,要善待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贤臣。” 但刘邦明里一套,暗里一套,他是怎么对待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贤臣呢?韩信是一个对刘邦的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人,如果没有韩信,也就没有刘邦的江山,可韩信不但被冠以“谋反”的罪名杀害,而且还被灭了三族。当初他因为没有听从张良的规劝,竟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。汉朝成立后,萧何当上了国务院总理,只因为长安耕地不足,关心国民的温饱,便请求刘邦从国有资源中划出一些土地给老百姓耕种,刘邦不仅没有采纳良言,恼怒之下还把萧何关进了狱中,要严加惩治。刘邦手下三个开疆拓土的 谋士,最聪明的人当属张良,他帮着刘邦平定了天下,觉得自己的抱负已经得到发挥,再留下去毫无意义,便放弃了高官厚禄,辞职下海扬言要隐居山林,学习养生修道之术。 除了这“三杰”之外,武将彭越、英布都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了王;可是不久,先后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掉了,彭越被残酷地剁为肉酱,即古代酷刑中的“菹醢”。英布被砍掉了头颅,肢体被肢解后抛到了深山喂了狼。相信大家都知道樊哙,樊哙对刘邦一直忠心耿耿, 不但屡立大功,而且在鸿门宴上还拼死救护过刘邦;可是后来刘邦还是听信谗言,派人去杀他。有人给樊哙通风报信,樊哙无奈躲进了一家妓院,吓得半年没有走出妓院一步。后来刘邦得了一场大病,不久后就魂归西天,樊哙才算保住了一条小命。 刘邦害死了不少大臣后,还恬不知耻地作了一首诗歌,歌曰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”这就是著名的《大风歌》,歌声气派恢弘,并流露出一种求贤若渴的心情,但是后来他再也没有遇到过真心辅佐他的人了。 因为人们明白了一个真理,狼吟唱的声音再好听,也是要吃人的前奏。
回答2:
刘邦(前256年 [1] /前247年 [2] -前195年6月1日),字季,沛县丰邑中阳里人(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)。 [3-5]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,汉朝开国皇帝,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。
刘邦出身农家,为人豁达大度,早年不事生产 [7] 。秦朝建立后,出任沛县泗水亭长。后因释放刑徒,亡匿于芒砀山中。陈胜起义后,集合三千子弟响应,攻占沛县,自称沛公 [8] ,投奔名将项梁,任砀郡长,受封武安侯 [9] 。秦二世三年(前207年)率军进驻灞上,接受秦王子婴投降 [10] ,废除秦朝苛法,约法三章 [11] 。鸿门宴之后,受封为汉王,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。[12] 他能够知人善任,虚心纳谏,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,积极整合反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力量,最终击杀项羽,于汉五年(前202年)赢得楚汉之争 [13] ,统一天下。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 [14-15] ,后来定都长安,建立西汉。称帝后,刘邦陆续消灭臧荼、韩王信、韩信、彭越、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[16] ,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;同时建章立制,休养生息,励精图治。兵员归家,豁免徭役,重农抑商 [17] ,恢复社会经济,安抚人民,稳定统治 [18] 。开放边境关市,缓和汉匈关系。
汉十二年(前195年),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。在制定“白马之盟”后驾崩于长安,谥号高皇帝,庙号太祖,葬于长陵 [19-20] 。历代史家对刘邦多有称赞。毛泽东评价他是“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









